17 高级进阶:JVM 如何完成垃圾回收?¶
从本课时开始,我们将集中讲解一下 JVM(Java Virtual Machine)的基本知识点。Java 中的一些代码优化技巧,和JVM的关系非常的大,比如逃逸分析对非捕获型 Lambda 表达式的优化。
在进行这些优化之前,你需要对 JVM 的一些运行原理有较深刻的认识,在优化时才会有针对性的方向。
另外,本课时的知识点,全部是面试的高频题目,这也从侧面看出 JVM 理论知识的重要性。 ### JVM 内存区域划分
学习 JVM,内存区域划分是绕不过去的知识点,这几乎是面试必考的题目。如下图所示,内存区域划分主要包括堆、Java 虚拟机栈、程序计数器、本地方法栈、元空间和直接内存这五部分,我将逐一介绍。
JVM 内存区域划分图
1.堆¶
如 JVM 内存区域划分图所示,JVM 中占用内存最大的区域,就是堆(Heap),我们平常编码创建的对象,大多数是在这上面分配的,也是垃圾回收器回收的主要目标区域。
2.Java 虚拟机栈¶
JVM 的解释过程是基于栈的,程序的执行过程也就是入栈出栈的过程,这也是 Java 虚拟机栈这个名称的由来。
Java 虚拟机栈是和线程相关的。当你启动一个新的线程,Java 就会为它分配一个虚拟机栈,之后所有这个线程的运行,都会在栈里进行。
Java 虚拟机栈,从方法入栈到具体的字节码执行,其实是一个双层的栈结构,也就是栈里面还包含栈。
Java 虚拟机栈图
如上图,Java 虚拟机栈里的每一个元素,叫作栈帧。每一个栈帧,包含四个区域: 局部变量表 、操作数栈、动态连接和返回地址。
其中,操作数栈 就是具体的字节码指令所操作的栈区域,考虑到下面这段代码:
JVM 将会为 test 方法生成一个栈帧,然后入栈,等 test 方法执行完毕,就会将对应的栈帧弹出。在对变量 a 进行加一操作的时候,就会对栈帧中的操作数栈运用相关的字节码指令。
3.程序计数器¶
既然是线程,就要接受操作系统的调度,但总有时候,某些线程是获取不到 CPU 时间片的,那么当这个线程恢复执行的时候,它是如何确保找到切换之前执行的位置呢?这就是程序计数器的功能。
和 Java 虚拟机栈一样,它也是线程私有的。程序计数器只需要记录一个执行位置就可以,所以不需要太大的空间。事实上,程序计数器是 JVM 规范中唯一没有规定 OutOfMemoryError 情况的区域。
4.本地方法栈¶
与 Java 虚拟机栈类似,本地方法栈,是针对 native 方法的。我们常用的 HotSpot,将 Java 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合二为一,其实就是一个本地方法栈,大家注意规范里的这些差别就可以了。
5.元空间¶
元空间是一个容易引起混淆的区域,原因就在于它经历了多次迭代才成为现在的模样。关于这部分区域,我们来讲解两个面试题,大家就明白了。
- 元空间是在堆上吗?
答案:元空间并不是在堆上分配的,而是在堆外空间进行分配的,它的大小默认没有上限,我们常说的方法区,就在元空间中。
- 字符串常量池在那个区域中?
答案:这个要看 JDK 版本。
在 JDK 1.8 之前,是没有元空间这个概念的,当时的方法区是放在一个叫作永久代的空间中。
而在 JDK 1.7 之前,字符串常量池也放在这个叫作永久带的空间中。但在 JDK 1.7 版本,已经将字符串常量池从永久带移动到了堆上。
所以,从 1.7 版本开始,字符串常量池就一直存在于堆上。
6.直接内存¶
直接内存,指的是使用了 Java 的直接内存 API,进行操作的内存。这部分内存可以受到 JVM 的管控,比如 ByteBuffer 类所申请的内存,就可以使用具体的参数进行控制。
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内存和本地内存不是一个概念。
- 直接内存 比较专一,有具体的 API(这里指的是ByteBuffer),也可以使用 -XX:MaxDirectMemorySize 参数控制它的大小;
- 本地内存 是一个统称,比如使用 native 函数操作的内存就是本地内存,本地内存的使用 JVM 是限制不住的,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。
GC Roots¶
对象主要是在堆上分配的,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池子,对象不停地创建,后台的垃圾回收进程不断地清理不再使用的对象。当内存回收的速度,赶不上对象创建的速度,这个对象池子就会产生溢出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OOM。
把不再使用的对象及时地从堆空间清理出去,是避免 OOM 有效的方法。那 JVM 是如何判断哪些对象应该被清理,哪些对象需要被继续使用呢?
这里首先强调一个概念,这对理解垃圾回收的过程非常有帮助,面试时也能很好地展示自己。垃圾回收,并不是找到不再使用的对象,然后将这些对象清除掉。它的过程正好相反,JVM 会找到正在使用的对象,对这些使用的对象进行标记和追溯,然后一股脑地把剩下的对象判定为垃圾,进行清理。
了解了这个概念,我们就可以看下一些基本的衍生分析:
- GC 的速度,和堆内 存活对象 的多少有关,与堆内所有对象的数量无关;
- GC 的速度与堆的大小无关,32GB 的堆和 4GB 的堆,只要存活对象是一样的,垃圾回收速度也会差不多;
- 垃圾回收不必每次都把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,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正在使用的对象判定为垃圾。
那么,如何找到这些存活对象,也就是哪些对象是正在被使用的,就成了问题的核心。 大家可以想一下写代码的时候,如果想要保证一个 HashMap 能够被持续使用,可以把它声明成静态变量,这样就不会被垃圾回收器回收掉。我们把这些正在使用的引用的入口,叫作GC Roots。 这种使用 tracing 方式寻找存活对象的方法,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,叫作 可达性分析法 。
概括来讲,GC Roots 包括:
- Java 线程中,当前所有正在被调用的方法的引用类型参数、局部变量、临时值等。也就是与我们栈帧相关的各种引用;
- 所有当前被加载的 Java 类;
- Java 类的引用类型静态变量;
- 运行时常量池里的引用类型常量(String 或 Class 类型);
- JVM 内部数据结构的一些引用,比如 sun.jvm.hotspot.memory.Universe 类;
- 用于同步的监控对象,比如调用了对象的 wait() 方法;
- JNI handles,包括 global handles 和 local handles。
对于这个知识点,不要死记硬背,可以对比着 JVM 内存区域划分那张图去看,入口大约有三个:线程、静态变量和 JNI 引用。
强、软、弱、虚引用¶
那么,通过 GC Roots 能够追溯到的对象,就一定不会被垃圾回收吗?这要看情况。
Java 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引用,存在着四种不同的引用级别,强度从高到低依次是:强引用、软引用、弱引用、虚引用。
- 强应用 默认的对象关系是强引用,也就是我们默认的对象创建方式。这种引用属于最普通最强硬的一种存在,只有在和 GC Roots 断绝关系时,才会被消灭掉。
- 软引用 用于维护一些可有可无的对象。在内存足够的时候,软引用对象不会被回收;只有在内存不足时,系统则会回收软引用对象;如果回收了软引用对象之后,仍然没有足够的内存,才会抛出内存溢出异常。
- 弱引用 级别就更低一些,当 JVM 进行垃圾回收时,无论内存是否充足,都会回收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。软引用和弱引用在堆内缓存系统中使用非常频繁,可以在内存紧张时优先被回收掉。(我们在 “07 | 案例分析:无处不在的缓存,高并发系统的法宝” 就介绍过 Guava Cache 的这个特性。)
- 虚引用 是一种形同虚设的引用,在现实场景中用得不是很多。这里有一个冷门的知识点:Java 9.0 以后新加入了 Cleaner 类,用来替代 Object 类的 finalizer 方法,这就是虚引用的一种应用场景。
分代垃圾回收¶
上面我们提到,垃圾回收的速度,是和存活的对象数量有关系的,如果这些对象太多,JVM 再做标记和追溯的时候,就会很慢。
一般情况下,JVM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,都会停止业务线程的所有工作,进入 SafePoint 状态,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 Stop the World。所以,现在的垃圾回收器,有一个主要目标,就是减少 STW 的时间。
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,就是采用 分代垃圾回收,减少单次回收区域的大小。这是因为,大部分对象,可以分为两类:
- 大部分对象的生命周期都很短
- 其他对象则很可能会存活很长时间
这个假设我们称之为弱代假设(weak generational hypothesis)。
如下图,分代垃圾回收器会在逻辑上,把堆空间分为两部分:年轻代(Young generation)和老年代(Old generation)。
堆空间划分图:年轻代和老年代
1.年轻代¶
年轻代中又分为一个伊甸园空间(Eden),两个幸存者空间(Survivor)。对象会首先在年轻代中的 Eden 区进行分配,当 Eden 区分配满的时候,就会触发年轻代的 GC。
此时,存活的对象会被移动到其中一个 Survivor 分区(以下简称 from);年轻代再次发生垃圾回收,存活对象,包括 from 区中的存活对象,会被移动到 to 区。所以,from 和 to 两个区域,总有一个是空的。
Eden、from、to 的默认比例是 8:1:1,所以只会造成 10% 的空间浪费。这个比例,是由参数 -XX:SurvivorRatio 进行配置的(默认为 8)。
2.老年代¶
对垃圾回收的优化,就是要让对象尽快在年轻代就回收掉,减少到老年代的对象。那么对象是如何进入老年代的呢?它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。
- 正常提升(Promotion)
上面提到了年轻代的垃圾回收,如果对象能够熬过年轻代垃圾回收,它的年龄(age)就会加一,当对象的年龄达到一定阈值,就会被移动到老年代中。
- 分配担保
如果年轻代的空间不足,又有新的对象需要分配空间,就需要依赖其他内存(这里是老年代)进行分配担保,对象将直接在老年代创建。
- 大对象直接在老年代分配
超出某个阈值大小的对象,将直接在老年代分配,可以通过 -XX:PretenureSizeThreshold 配置这个阈值。
- 动态对象年龄判定 有的垃圾回收算法,并不要求 age 必须达到 15 才能晋升到老年代,它会使用一些动态的计算方法。比如 G1,通过 TargetSurvivorRatio 这个参数,动态更改对象提升的阈值。
老年代的空间一般比较大,回收的时间更长,当老年代的空间被占满了,将发生老年代垃圾回收。
目前,被广泛使用的是 G1 垃圾回收器。G1 的目标是用来干掉 CMS 的,它同样有年轻代和老年代的概念。不过,G1 把整个堆切成了很多份,把每一份当作一个小目标,部分上目标很容易达成。
如上图,G1 也是有 Eden 区和 Survivor 区的概念的,只不过它们在内存上不是连续的,而是由一小份一小份组成的。G1 在进行垃圾回收的时候,将会根据最大停顿时间(MaxGCPauseMillis)设置的值,动态地选取部分小堆区进行垃圾回收。
G1 的配置非常简单,我们只需要配置三个参数,一般就可以获取优异的性能:
① MaxGCPauseMillis 设置最大停顿的预定目标,G1 垃圾回收器会自动调整,选取特定的小堆区;
② G1HeapRegionSize 设置小堆区的大小;
③ 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t 当整个堆内存使用达到一定比例(默认是45%),并发标记阶段就会被启动。
小结¶
本课时,我们主要介绍了 JVM 的内存区域划分,面试的时候,经常有同学把这个概念和 Java 的内存模型(JMM)搞混,这需要你特别注意。 > JMM 指的是与多线程协作相关的主存与工作内存方面的内容,一定要和面试官确认好要问的问题。
这一课时我们主要介绍了堆、Java 虚拟机栈、程序计数器、本地方法栈、元空间、直接内存这六个概念。
接下来,我们看了 GC Roots 的概念,它是使用 tracing 方式的可达性分析法来实现的;在对象的引用关系上,还会有强、软、弱、虚的差别,而堆内缓存多是采用软引用或者弱引用。
最后我们看了 分代垃圾回收 的概念,了解了年轻代和老年代的一些回收策略。
JVM 的垃圾回收器更新很快,也有非常多的 JVM 版本,比如 Zing VM、Dalvik,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是 Hotspot,提供了海量的配置参数来支持我们的性能微调。
正如我刚刚所言,垃圾回收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回收效果的同时,提高吞吐量,减少 STW 的时间。
从 CMS 垃圾回收器,到 G1 垃圾回收器,再到现在支持 16TB 大小的 ZGC,垃圾回收器的演变越来越智能,配置参数也越来越少,能够达到开箱即用的效果。但无论使用哪种垃圾回收器,我们的编码方式还是会影响垃圾回收的效果,减少对象的创建,及时切断与不再使用对象的联系,是我们平常编码中一定要注意的。最后留一个思考题:我们常说的对象,除了基本数据类型,一定是在堆上分配的吗?欢迎你在留言区与大家分享探讨,我将一一点评解答。